注册
注册
邮箱*
姓名*
密码*
登录
邮箱*
密码*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幸氏通讯三投稿专栏
省亲之旅
2009-06-02

省 亲之 旅  

 2009331 ,我与老伴从昆明乘机到重庆。一是回渝扫墓,祭奠双亲;二是到璧山八塘参加清明会;三是与璧山世英等编委商讨编修《家谱》事宜。这是一次省亲之旅。  

 41 2日,我带着在重庆的侄男侄女一行5人,分别到父母坟前祭拜。双亲先后辞世,墓地各在一处,父亲在重庆弹子石方向的大石坝大屋基合作社后山,母亲在重庆南山森林公园北边外侧炮通湾。二老葬地相距三十余公里,用了两天时间,才分别扫墓、祭拜完毕。  

 43 上午十点半,从重庆往璧山,沿高速公路一个半小时到达。从璧山到八塘镇走乡村公路,乘小中巴,正常行程为两个小时,而那天沿途堵车,足足走了四个多小时,直到晚上八点多钟才十分疲乏地的到达八塘,受到世俊、世英e兄弟热情接待,吃住在世俊家。初次见面,82岁的世俊、80岁的世英亲切直呼67岁的我、69岁的老伴为“幺爸”、“幺婶”,说您老人家辛苦了,顿时一路的疲惫烟消云散,一股暖流涌动全身,省亲的温馨感受使我终生难忘。  

回璧山八塘祭拜长眠于故土的先人,心情难免悲凉,而与宗亲见面又兴奋不已,内心的苦甜滋味难以用语言表达。璧山,我既陌生而又熟悉。陌生,因我从未踏上过这片热土。熟悉,是儿时的记忆,自小知道璧山是我的祖籍。今天,我回来了,踏上璧山,回家的感觉真好。  

清明会,是四川独具特色的同族人聚会。四川在明末清初连年遭受战乱、饥荒。大乱之后,人口锐减,故有了《湖广填四川》大移民。大量移民入川插占为业,移民的子孙繁衍、散居于远近各方,各自把入川的历代祖宗牌位供奉在宗祠里,每年清明节聚集老幼同族人前来祭祀。三百多年来,办清明会便成为了当地民俗中的节庆日,传承至今。  

这次清明会是由世英牵头召集了重庆渝中区、沙坪坝、渝北统景、北碚、万州、璧山、八塘、成都、昆明、上海、的嘉鹤c嘉锋、嘉盛共五代后裔,[ 循、良、嗣(世)、士(代)、懋(茂)] 100余人在八塘万寿宫酒楼欢聚一堂,长者有86岁的幸良友,幼者有5岁的幸懋×,这也是建国60年后八塘幸氏家族首次举办的清明盛会。  

44日清明会上,首先通过了两项决议:  

一、成立《八塘幸氏家族族委会》。  

族长:幸循荣。副族长:幸良富、;良能、幸良政。秘书长:幸俊义。监理:幸良模,还有财务委员共16人。  

二、组建《璧山八塘幸氏家谱》编修委员会。主编:幸良富。副主编:幸世英、幸世疆(幸福),幸循荣以及顾问,编委共18人。  

接着族长幸循荣在会上致词。他说:“今天,八塘幸氏五代人欢聚一堂,机会难得,在此一齐怀念i祖,祭奠逝者,了解家史,意义十分重大。子孙不管散居世界各地,都要回家寻根问祖,再大的树不管枝高叶茂,都要叶落归根。今天清明会要办的第二件大事,就是要统一认识,合族努力,编修好我们新的《家谱》。过去,我们只了解八塘家族情况,而不知道八塘之外幸氏祖宗历史,这i修谱要把八塘幸氏的根追溯清楚,理顺祖宗世辈,使昭穆不乱,使子孙知其有木有本。要把先祖传统美德发扬光大,永远传承。愿我幸氏族人世代繁荣昌盛,中华民族长治久安,富强康乐……”  

幸良富作了家族史介绍:H1)幸氏始源;(2)幸氏祖居地——高安幕山;(3)扩公、之武、思文、思贤三代远祖与璧山幸氏世系的关系;(4)璧山与高安洪城幸氏世系的关系。他还汇报了修谱的进程和要点。  

幸世英总结表彰了本族现出来的好人好事,有教子有方、家庭和睦、事业有成的幸友贤、幸良富、幸良玉、幸嗣明T庭。其中幸友贤的二男二女《璧山报》曾以《农家四子皆“秀才”》作了报导,引起了不小凡响。子嗣古、嗣本以及两个儿媳 都是 博士。“一 家四 博士”被传为美谈。如今“四博士”都定居美国,从事软件工作。幸友贤的女儿嗣红大学毕业后在上海发展,自办企业,任总经理。居T都的幸嗣明退休后发挥余热,在成都驷马桥社区任主任,被当地居民拥载为“和睦家庭”的楷模。还有尊老爱幼、孝敬公婆的好媳妇甘伟芳、朱永贵、赵玉琼。朱永贵与公婆的6兄妹住在一起,丈夫和儿子常年在外打工,她不仅挑起全家生活重担和农田生产,并精心照料有98岁高龄生活不能自理的多病婆婆,这种孝亲敬老的美德已受到宗亲们一致赞扬。  

八塘幸氏家庙《万寿宫》建立于清嘉庆18年(1813年)宫门左右各有一座香亭,一进三道大门,庙前墙高约8米,宽约20米,整座庙宇占地面积约1千平方米。内设前殿、 许真 君殿、观音殿、戏楼、藏书楼、天井、生活用房,其建庙耗资之巨和文化特色之浓都居八塘镇九宫八庙之冠,充分展示了幸氏先祖曾经的辉煌和富有。2000年《万寿宫》被拆除,结束了她180多年的历史,地产归粮管所所有,并在原址建起了《万寿宫酒楼》。昔日辉宏的幸氏家庙变成了外族人经营的餐饮酒楼,今天,我们幸氏在《酒楼》办清明会,缅怀先祖,心里不禁浮起丝丝伤痛,只有无奈和遗憾。“八塘镇幸氏半条街”之繁荣景象已荡然无存,仅有幸家两间房屋和临街两个商铺,由幸良寿经营服装生意。感慨之余,成诗一首:  

   

省亲归来思绪浮,  

幸氏峥嵘岁月稠。  

半街繁华今何在?  

谱碟传情述春秋。  

   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昆明   幸良富  

 2009428       

   

   

   

注:1、在重庆看望了86岁、84岁的堂哥嫂幸良模、董素华。在八塘还看望了94岁的堂兄幸良举(德全)  

    2、“省亲之旅”是以记g叙述实景和感受,意欲是为后人留下一条“寻根”线索。  

Copyright © 幸氏家族网. All rights Reserved. 备案号: 技术支持:搜虎网络